校内公告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校园体育设施不对外开放仍是不少学校的通用做法
[查阅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07-18 05:16]
  暑假期間,各地大中小學內沒有了往日的熱烈,學校運動場上、體育館內更顯冷清。記者近來看望了解到,學校體育設備不對外開放仍是不少學校的通用做法。
  
  很多學校內體育資源集中,無論是室外的規範跑道、籃球場、足球場,還是室內的羽毛球館、乒乓球館、遊水館等,一應俱全。令人悵惘的是,如此齊全的體育設備,一到寒暑假便多處於閑置狀態。與之比較,一些學校周邊社區內則體育設備相對缺乏,不少有健身需求的大眾與被「放假」的體育設備「一墻相隔」,只能望而興嘆。
  
  近年來,每逢暑期,一些地便利進入未成年人「野泳」溺亡事端高發期。其間雖有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家校管理缺位的原因,而正規遊水場館缺乏、收費偏高,也是「野泳」屢禁不止的緣由之一。堵不如疏,向社會開放更有安全保障的學校遊水館,不失為分身之策。
  
  遊水館只是一個縮影。校方不願對外開放體育設備,大多出於人員管理、運動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可是,只要把安全預案和管理製度做細做實,絕大多數危險能夠防備於未然。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根底和保障。跟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運動健身日益成為「必需品」。而進一步緩解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與體育設備資源供應缺乏之間的對立,是各地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應有之義。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不斷在加大和完善全民健身場所和設備供應方面發力,一些當地還擬定規劃,誌在打造「十五分鐘健身圈」。為解決「一地難求」問題,從口袋公園、小區架空層到沿河沿湖步行道,不少城市要求「見縫插針」使用空置場所,以滿足人們的運動健身需求。
  
  但是,暑假期間,要解大眾健身需求的「近渴」,僅靠政府規劃的「遠水」依然不行。讓開放學校體育設備成為推進全民健身的「優選項」,最大限度盤活現有優質體育資源,既是燃眉之急,也是為人民大眾帶來更多取得感、幸福感的惠民之策。